大公体育讯 有“短道教母”之称的李琰,曾执教过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和中国队,而在每次执教经历中,均为所带队伍取得突破。在执教经验丰富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眼中,中国队员和外国队员有哪些区别?
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结束后,李琰拒绝了美国的续约要求,回国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坦言,刚回国的时候发现中国队员和外国队员有很大差别,中国队员“很乖”,很听话,但是不和教练沟通和交流,导致了教练并不知道队员真正的想法。
“回国的前4年都是磨合期,”李琰回忆道,那段时间中国队员们虽然按时训练,但没有热情,“我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来上班了,这是你们的事业,需要激情和热爱,才能做好这个事情。”但其实很多队员是不理解的,投入的精力并不多。
在队员眼中,除了“老师”,“铁娘子”外,主教练李琰更像是“后妈”,比亲妈更加严厉,但朝夕相处,同样浓情蜜意。 从2006年到2016年,“后妈”10年的辛苦培养,造就了今天的中国短道速滑队,而李琰也欣喜地发现“体育人的自尊在增强”,中国运动员和外国运动员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在李琰看来,现在的年轻队员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理想、目标,“一个让他们可以奋斗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短道速滑队员来说,动力更多来自于对这项运动的喜欢和热爱,用它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一点上,中国队员和外国队员基本上是没有差距的。”李琰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