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飞建言体育产业发展:先调研后投资 提高专业化

\

  大公体育讯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第46号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46号文件发布了一年多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在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近日,智美体育集团副总裁宋鸿飞做客“大公·TOP体育”,直言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为体育产业未来发展建言。

  在宋鸿飞看来,目前投入体育产业的大量资本和资金并没有进行理性调研,只是看到体育产业是“一块很肥的肉”,没有考虑市场和需求端,而这些都是产业在持续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危机和困难。他进一步分析,某一个具体的产业板块很有可能因为过多资本关注而价格虚高,导致最后难以得到市场端的认可而铩羽而归。

  宋鸿飞表示,欢迎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运营体育产业,但也希望在投入资本前做好相关的调研、分析和规划。

  此外,宋鸿飞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应加强专业化。他坦言,目前中国的体育营销产业、赛事运行水准包括产业端结构框架还出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体育产品最终是要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了解和接受,在国外成功不意味着在中国也成功,很可能民众还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提前两步是先烈,提前一步是先驱,你走早了。”

  “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民众诉求、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结构搭建非常重要”,宋鸿飞强调,只有持续打造产品专业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竞争力。

  宋鸿飞还注意到,未来专业化必将带动差异化,“不可能所有人都在一个筐子里抢苹果。”他预计各个产业结构将搭建出自己独特的运行平台,或者合作或者联动,即使有竞争也不会在一个层面或一个平台,而是有很多层级。“只有这样,中国的体育产业才会变得更丰富更健康,才有大未来。”


\    \

责任编辑:李耀威 DF002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