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对更高水平健身运动需求的不断增加,马拉松这项超长距离跑步项目逐渐成为中国老百姓经常参与的一项运动健身项目,但是这项有着较高要求的户外运动健身项目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跑马拉松?极限马拉松明星陈盆滨做客“大公·Top体育”,揭秘健康跑步的秘诀。
10个跑者1个受伤 很多跑步爱好者跑姿不对
近年来,跑步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参与度最高的一项运动,在跑步领域有着特殊意义的马拉松赛更是火爆异常。
中国田径协会中国马拉松网站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举办超过130场次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其中全程马拉松达到57场;半程马拉松92场;5公里跑73场;10公里跑41场。这表示,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场马拉松举行。
随着马拉松赛的日益火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在马拉松赛中受伤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比较棘手的,受伤人的确太多了,10个里面估计就有1个。”陈盆滨指出,很多跑者没有掌握科学的跑步方法。
“姿势非常重要。但现在很多普通跑步爱好者的跑姿是不对的。”陈盆滨表示,很多人跑步时后脚跟着地对膝关节造成很大冲击,体重越重冲击力越大,导致肌肉无法承受。针对迈开步子就能跑的观点,陈盆滨也进行了反驳,“跑步时用大腿跑,肌肉会用力,用力大后肌肉就会紧绷,呼吸也会加快。”
而最让陈盆滨担忧的还是,近年来马拉松跑团和俱乐部的执教队伍不规范问题,“一些队员学了一两年跑步就开始当老师,实际上他们自己都不掌握跑步的姿势,基础都没有打好。这是非常可怕的。”陈盆滨说跑步有方法和技巧,跑步的基础是练习肌肉力量,他建议初学者可以通过走路来练习肌肉,“走一段时间后,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一些跑步爱好者受伤的地方以膝关节和脚踝为主,由于肌肉没有力量,又急于求成。”陈盆滨告诫跑步爱好者,跑步训练关键在坚持,需要循序渐进,“不是一两个月肌肉就能长起来,需要几年的时间,乃至更长的时间。”
如何防止猝死悲剧 控制心率和心态
近年来马拉松猝死新闻频现报端,为什么在马拉松赛中会出现猝死?
“猝死多数发生在半程马拉松,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陈盆滨告诫跑步爱好者要学会控制心率,更要学会控制心态。
“在‘挑战100’中,我刚开始跑的速度是四分十几秒,平时训练不会这么快。“陈盆滨坦言,人一多就容易兴奋,不由自主地按照别人速度去跑,自然会提速,提速过程中力量加大,心跳也会加速。“心跳越来越快,呼吸越来越急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觉得还能坚持,但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加速了,要把速度降下来。从呼吸快变平缓,就不会猝死。”陈盆滨说,对普通爱好者来说,慢跑才安全。
陈盆滨劝解跑步爱好者不要有攀比的心态,“在几万人参加的赛事,每个人水平和训练程度不一样,普通爱好者不能跟专业运动员比,他们是童子功,几岁开始练习,十几岁进体校。”陈盆滨说身体是越跑越健康,但是安全地跑,不是玩命地跑。(文/张韦韦)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