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希,2016中国国际壁球挑战赛形象大使,这位女神级的壁球选手在6年壁球赛事生涯中共获得团体或个人冠军9次,亚军6次,季军6次;王伟聪,中国壁球国家队特邀教练,陈沛希的启蒙教练,陈沛希9岁跟他学壁球,14岁时赢得亚洲青少年冠军。
陈沛希如何与壁球结缘并师从王伟聪?她年少成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孤独?为何选择在18岁黄金年纪退役?恩师王伟聪从壁球冠军转型为王牌教练后有哪些感悟?近日“王牌教练”王伟聪与“壁球女神”陈沛希做客《大公·Top体育》,讲述壁球背后的故事。
8岁接受训练18岁退役 “壁球女神”陈沛希的10年轨迹
幼年时期,陈沛希计划钢琴、芭蕾、壁球三栖发展,在经过系统的训练和慎重的抉择后而最终选择了壁球。
陈沛希说初次接触壁球是在8岁,“我跟哥哥到壁球场练习,爸爸妈妈发现我对壁球更有兴趣,接着我也参加了训练班。”之后,陈沛希开始参加一些赛事。9岁那年,陈沛希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她的启蒙老师王伟聪。自此,陈沛希加入香港地区精英队并接受王伟聪教练的训练。
天资聪颖加之王伟聪的专业训练让陈沛希很快在壁球大赛中崭露头角,14岁获邀请加入香港体育学院壁球队成为奖学金运动员。但真正让陈沛希一鸣惊人并充分展现壁球天赋的是2010年赢得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冠军,以及香港壁球青少年比赛15岁以下冠军。她也因此获选成为该年度香港杰出青少年运动员之一。
回忆陈沛希首夺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冠军,王伟聪教练坦言没有想到陈沛希会夺冠,“通常在比赛中头号种子、二号种子和三号种子最有机会拿冠军,当时陈沛希的种子排名不是很高,她从最靠后的8号种子杀进决赛,打败两位马来西亚球手,第一次拿到了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这也让王伟聪由此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
在得到公众认同后,陈沛希多次为香港出战不同的国际性赛事,包括亚洲青少年团体锦标赛、世界青少年团体锦标赛等,也为中国香港获得了不少奖项--获得团体或个人冠军9次,亚军6次,季军6次。
对比赛场内外的陈沛希,陈沛希说自己在壁球场上狠一点,不像平时那么谦谦有礼,“我在壁球场上比较坚强,不会那么容易放弃。”在王伟聪眼中,陈沛希“比赛时会紧张,有时候不开心,但她每一场比赛都做到了拼到最后。这是我很欣赏她的。”
职业生涯正值辉煌的陈沛希在18岁这样的黄金年龄突然宣布退役。面对这样的选择,陈沛希有过挣扎,但她认为,人要在不同的阶段尝试不同的事情。“当时刚刚升大学,我已经过了十几年的运动员生活了,我想尝试一下其他的东西,想专注学业,往后可以再推广运动,或者说可以重返壁球场。”虽然不再是职业壁球球员,但壁球这项运动仍与陈沛希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坚持在业余时间跟朋友和教练打球,也会去参加不同比赛,或者观看国内壁球赛事。
从接触壁球到征战各大赛事,10年时间,陈沛希打了200多场比赛,她坦言在年少时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孤独。“我8岁开始打球,那时候一个星期有大约4到5天去练球,其实那时候看见别的小朋友可以放学,而且去玩,回家看电视那样,有时候我会羡慕他们。”她坦言自己也有低潮,也曾感到迷茫彷徨。“有一阵子有一点害怕,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继续打,我找不到方法。那时候跟教练沟通,他给我做心理辅导,给了我很多支持。我慢慢调整心理,重拾信心再打下去。”陈沛希感恩王伟聪教练,是他给了自己莫大支持和鼓励。
陈沛希说,壁球职业生涯是一段重要的经历,练就了她强大的内心可以面对一切困难,坚持不放弃。
从壁球冠军到王牌教练 王伟聪最难忘的两场比赛
在香港壁球总会执教前,王伟聪也曾是一名壁球运动员。他10岁开始打壁球,“二十几年前在香港,壁球是一项新兴运动。在小学,老师会挑选一些学生去参加体育项目,羽毛球、乒乓球。”当时,王伟聪被挑到壁球,对壁球的喜爱让王伟聪一上手就停不下来--19岁夺得香港壁球总会青少年冠军,后来代表香港队参加国际比赛,在比赛中打进男子8强。
后来,王伟聪受伤退役转型做教练,他的职业生涯也由此开启新的辉煌,翻开王伟聪的执教业绩--2008年在釜山亚洲青少年个人壁球锦标赛上,他的徒弟们夺得1金1银2铜,在印度钦奈举行的第14届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夺得1银3铜。
王伟聪说,壁球带给自己很多好时光。解读执教经验背后,王伟聪将一切归于做运动员的经历,这让他的执教更具优势。“我以前是运动员,不停地比赛、集训,经历了输赢之后,教练给我们指导,从而知道输在哪里,如何提升,争取在下一场比赛中做得更好。”
转型后的王伟聪感到了沉甸甸地责任,“教练的角色跟球员完全不一样,教练责任比较大,要培养运动员,让他们在比赛中做得更好。”
从壁球冠军到王牌教练,王伟聪说有两场比赛最难以忘怀,一场是陈沛希拿到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冠军;另一场是2013年10月,王伟聪以中国壁球国家队特邀教练身份,带领中国壁球女子队在东亚运动会成功夺取女单银牌,当时国家队李东锦把当时世界排名前十的香港欧咏芝击败,女团也拿了铜牌。(文/张韦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