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条路,一条用心去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去走,叫做现实。人生的精彩,总是心走得很美,而与脚步能合拍”。对于一名成功的体育人来说,无论现役还是退役,这一点都很受用。

        近日,2000年悉尼奥运会竞走冠军王丽萍、柏林田径世锦赛马拉松冠军白雪做客大公•TOP体育,回忆她们夺冠生涯的辉煌与艰辛,分享体育精神给人生带来的影响,畅谈她们作为一名体育人的真实感受。

        转型初期曾迷茫 体育精神获益终生

        今年3月10日,由王丽萍和白雪领衔的王者传奇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今年10月的京杭大运河跑步将是王者传奇第一次在赛事体系的全面亮相。从万人瞩目的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到跑步健身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可以说,王丽萍、白雪完成了各自人生的华丽转身。

        王丽萍坦言,作为曾经的奥运冠军,自己在转型初期也曾特别迷茫,感到自己仿佛是个社会的局外人,根本没办法融入。“我在赛场上的时候,想着退役以后自己有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甚至相夫教子就很满意。但是真正下来之后,真正给了你一份工作的时候,事实上你发现自己根本胜任不了”。

        面对此种困境,王丽萍眉宇间比旁人多了几分睿智坚定,“运动员从赛场下来之后,首先要从心态上完全把自己放下,成为普通的人,所有的过去都要放弃”,她肯定的说。

        如今,王丽萍已经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教练员,她回忆,当年三年的冠军班学习让她找到了人生的重新定位,能很好的表达所思所想,随之慢慢融入了社会,“调整好心态,然后去学习,这就是重新定位,重新找回自信的一个过程”,王丽萍强调。

        而对于家庭,王丽萍坦言,自己是比较愧疚的,这些年来,真的非常感谢父母和爱人的支持和鼓励。“作为体育人,其实跟体育是永远分不开的。这种体育情结永远都在你的生命里,不可能被任何事情取代。现在体育大环境很好,体育人必须要做一些体育的事情”。

        作为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一名运动训练专业的在读研究生,白雪表示更多的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把以往的实践变成理论上的东西。“特别美好,我也特别珍惜大学的时光,它确实起到了社会角色转换器的作用”,白雪这样评价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

        同时,作为目前“王者传奇”俱乐部总教练的她,则希望俱乐部有一天能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体育生涯曾被判死刑 忆辛酸王丽萍眼眶泛红

        当回忆起自己的奥运会备战生涯时,王丽萍坦言,1996年亚特兰大那届对她是最大的伤害,是最不愿意回忆的一届奥运会。

        1996年,王丽萍险些结束了她的竞走生涯。在这届奥运会选拔赛的训练中,王丽萍膝伤复发,险些让她彻底告别赛场。“当时医生告诉我,你再也不能训练,必须停训回家,要不然你的膝盖就废了。教练和我说你不能练就回家吧,两个人听起来都比较简单的话,但是等于对我的体育生涯判了死刑”。

        迫不得已,王丽萍回到家把自己关起来哭了很久,在这个时候,她真正意识到体育对她有多重要,竞走对她多重要,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她灰心过,放弃过,甚至卖过菜,尝试过很多工作。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丽萍接受了一位康复医生的针灸治疗。“大概扎一个月的时候,我整个皮肤都黑了,全部坏死。”她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她觉得是运动的梦想在激励着自己。

        “那时通信不方便,我偷偷给我师姐打电话,我说你给我求求教练,我膝盖好了,我要回去训练。再次回到队里的时候,我觉得我整个人生的训练理念都发生了变化,我从伤病到回到队里,可能刚好一年”,说到这里,王丽萍眼眶泛红。

        王丽萍回去之后,其实膝盖一直都没好完全,但是遇到多大困难她从来没再说过。想起那段记忆王丽萍仍很感慨,“在训练中,他们行,我是可以玩命的,连命都不要的准备去拼,我当时想我就要参加奥运会”。

        其实,王丽萍背后的辛酸故事还有很多。她曾经说过,路都是慢慢走出来的,所有的一切,只有你拿到成绩那一刻才会释然,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那个泪是辛酸的。王丽萍的拼搏经历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奥运夺冠富有戏剧性 妈妈选手为复出减重50斤

        对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丽萍感到夺冠富有戏剧性。首先,悉尼奥运会,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要通过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结果,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她顽强的搭上了去悉尼的末班车。

        她回忆说,当时夺冠的热点并不是自己,但自己当天的状态非常好,“比赛我更多的是赢在心态上,赢在赛场临场应变的能力上。因为教练员没有去,我们的比赛完全靠自己调整,当时我把技术放在了第一位,我并没有与第一集团拉开太多的距离,我只是瞄着他们走”。当时比赛的那种迂回曲折和扣人心弦,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人感到历历在目,激动万分。

        2004年奥运会,以中国第一个妈妈级别选手身份重返奥运会赛场的王丽萍并没有感到轻松。“因为有了冠军的头衔,再回去参加奥运会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压力其实很大”,她坦言。这次比赛中,王丽萍成绩并不理想,虽然通过赛前痛苦的训练减掉了50多斤的体重,但是她却没有原来那么自信。

        王丽萍对此表示,“对于你来说,每个阶段每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一个收获,一种历练。这样的失败经验,对于我也是一种值得去尝试的经历”。

        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20岁的白雪以2小时25分15秒为为中国马拉松赢得了历史上的首枚世锦赛金牌,填补了中国中长跑队在世锦赛马拉松项目上无金的空白。

        “夺冠对我来说,我自己也很意外的,没想过自己能拿冠军”,白雪说,现在回忆起那场比赛,是自己职业生涯里跑得最轻松的一次,“我看别人拍的照片,我是笑着冲终点的”。

        在跑道40公里的饮水点附近,白雪摘下帽子,狠狠一摔,猛灌一瓶水,第一个冲过了勃兰登堡门旁的终点线。对于这个细节,白雪印象深刻,她说,“比赛中周春秀、朱晓琳逐渐掉队,当时我就在想,无论如何拼了命也要把这块金牌拿回祖国,为中国队拿下这块金牌”。

        耐力惊人、节奏完美,圈内早有人把白雪看做是马拉松第一奇才。白雪表示,相比于中长跑,马拉松这个项目更适合她。“2008年跑过一次,在厦门跑的,2小时23分27,那是我的个人最好成绩”。(文/刘冬花)

  【更多阅读】 

  王丽萍:体育情结已融入生命 对家庭感到愧疚

  王丽萍忆悉尼奥运会:当时夺冠的热点并不是自己

  白雪回忆夺金时刻:笑着冲过终点 没想过自己能拿冠军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