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申办冬奥就是延续中国梦

2014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3金4银2铜。图为吉林选手韩天宇夺得男子1500米短道速滑银牌。
在全球变暖,冰雪消融的气候趋势下,冬奥会的魅力愈发诱人,这符合物以稀为贵的逻辑,符合追寻圣洁的朴素情感。那份冰的清爽,那份雪的无暇,令全世界运动员向往,于是有了牙买加短跑选手参加冬奥雪橇比赛的感人故事,并拍成了经典励志电影《凉快的跑道》,这个终年无雪的热带国家为之疯狂。
冬奥会的参赛选手总数控制在3000之内,远不及参赛数动辄破万的夏奥会,规模仅是夏奥的1/3或1/4,但品牌价值却步步紧逼。冬奥会是全球第六的品牌赛事,估价为1.23亿美元,而近期热火朝天的足球世界杯的估价也不过是1.6亿美元。冬奥也是影响力仅次于夏奥会的综合性赛事,2014年索契冬奥期间,美国格莱美、奥斯卡颁奖为了避免与其撞车,都主动调整日程让路。
100多年前蔡元培提出“奥运三问”,中国人何时参加奥运会?中国选手何时拿奥运金牌?中国何时举办奥运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得到国际奥委会“无与伦比”的盛赞,中国的百年奥运梦实现了,这与大国崛起的复兴之路完全契合。2005-2008年奥运投入期,北京年均GDP增长11.8%;2007年奥运概念为全国GDP拉动了1个百分点!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无需通过承办大型赛事宣扬国威,夏奥会和世博会的圆满落幕,彰显了国家过硬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是为了普及推广冰雪项目,是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更是为了办一届最大程度上造福后世的盛会。如果说,以前还存在一切围绕奥运转的意识,那说明我们还没有经验,还不够自信;那么,2022冬奥的申办则是一个契机,是改善民生、治理环境、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契机,完成从服务奥运到驾驭奥运的转变。
民意调查显示,北京、张家口当地民众申奥支持率都超过了九成,当然,网络上也存在一些反对意见,主要是“害怕劳民伤财”的老生常谈。
你可以在一秒钟把一条消息传遍全球,但将一个简单想法塞进人脑袋一厘米可能要花上几年功夫,偏见和短识总是最顽固的,所以歌德说“我们能确保正直,却不能确保没有偏见”。对于冬奥会,某些人是为反对而反对,为抵制而抵制,往往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缺乏独立的思考,他只去人云亦云地说“办奥运耗费钱”,却不愿意深入探讨下,冬奥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益处。


-
黄金时代
-
不一般
-
不一般
- 监制:安永峰
- 策划:岳嘉
- 撰稿: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