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德国的悲剧是永远不会诞生梅西

梅西率领阿根廷众将,向世界杯冠军发起冲击。
马丁-路德说得好:“德国人犹如雄壮的骏马,却没有好骑士。”德国足球史上“好骑士”不多,瓦尔特、贝肯鲍尔、马特乌斯算得上,瓦尔特导演了伯尔尼奇迹,贝肯鲍尔阻击了全攻全守的荷兰,而马特乌斯三驾马车掀翻了老马的阿根廷。维特根斯坦有言:“德国人可能产生恺撒第二,但不会再产生歌德第二”——德国能孕育出钢筋铁骨的贝皇,却不可能熏陶出充满诗性的梅西。
梅西率队捧杯的积极意义在于一个新球王的横空出世,继续捍卫南美大陆的魔幻,同时这也是对天才、对英雄,对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礼赞。面对代表森严秩序、代表编程指令的德国,阿根廷的胜利也更人性化、更史诗化一些,尽管阿根廷其实是拉美最不魔幻的国家,他们一直把自己看做欧洲人,寄托着思乡的忧郁,这个国度的人均心理医生数目全球第一。
勒夫的球队登顶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攻势足球的推广,当巴西、阿根廷、荷兰纷纷选择不注意吃相的丑陋风格,德国复制的拜仁、巴萨的踢法也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西班牙王朝覆没,德国恰好可以取而代之,这支连续四届世界杯都至少跻身前三的球队,也的确应该为坚持不懈得到犒劳。
几乎每届世界杯决赛都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主宰者,1998年齐达内石破天惊的头球,2002年罗纳尔多恰到好处的表演,2006年卡纳瓦罗对防守艺术的诠释,2010年哈维作为传控大师的封神之作。而2014年是梅球王突破德国的围剿,催生从身体侏儒到精神巨人的励志传奇;还是日耳曼人的层层壁垒“囚禁”梅西,让他陷入探戈名曲《只差一步》的诅咒?
史上最注重脚下技术的德国,却缺少一个超级球星,尽管拉姆、穆勒、克洛泽等等都称得上世界级;史上最接近马拉多纳的梅西,却没有一支华丽的球队可依托,这或许是近些年最功利、最保守的阿根廷。
足球可以看作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寓言,体系德国和天才梅西的碰撞就是寓意。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大公体育独家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不一般
-
不一般
- 监制:安永峰
- 策划:张迅
- 撰稿: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