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体育
|中国足球国际足球NBA劲图

独家评论:世界杯正在吞噬奥运会的地盘

新闻背景 2014年巴西世界杯硝烟散尽,期间引发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足球热”,世界杯已经是人类共同的节日,超出了单纯比赛的范围。相比于世界杯的迅猛势头,奥运会似乎落后了。

 \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用“无与伦比”评价2008年北京奥运

  当然,奥运会海纳百川的性质,是其与世界杯竞争的最大砝码,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就如同一桌丰盛宴席与一道昂贵名菜的区别。国际奥委会最大的梦想就是奥运会足球比赛撤销年龄限制,让奥运会足球赛向世界杯看齐,而国际足联当然不能容忍核心利益被触动,巴赫和布拉特的博弈仍在继续。

  大有大的难处,奥运会项目繁杂,但真正能吸引欧美赞助商和电视台的只有田径、游泳、体操等少数比赛,更多的则沦为了鸡肋。在项目吸收上,国际奥委会的老古董们显然跟不上时代潮流。充斥贵族特权且无比乏味的马术,被证明是伪历史项目的古典式摔跤,一家独大欠缺观赏性的乒乓球,为什么还不清除掉呢?而20世纪初的热门赛事拔河,有广泛基础的英式橄榄球,代表现代科技文明的赛车,体育博彩者的最爱赛马,以及一些刺激的极限运动,难道没有资格入围奥运会吗?

  世界杯的“节日效应”超过了超级碗和春晚,因为他持续的时间达到了一个月之久,懂球的或不懂球的,爱球的或不爱球的,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契合了“娱乐至死”的精神,拉动了酒吧的生意、博彩的生意、露天烧烤的生意,而你大概不会为了一场柔道比赛去娱乐场所,去上天台,去享受炸鸡和啤酒吧。

  足球是一项贴近大地的运动,在这里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强国都没有存在感,哥斯达黎加、乌拉圭这种人口300-400万的蕞尔小邦却能赢得尊重;而奥运会基本上就是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演义”。世界上没有任何赛事,具备世界杯的公平性和多元性,只要努力任何国家都有机会在这个大舞台一显身手。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撰文《我们多么羡慕世界杯》,他写道联合国只有191个会员国,而国际足联是207个(后来都有增加),世界杯最符合平等、自由、融合的联合国精神,而奥运会夹杂太多政治动机和狭隘民族主义,有时候显得不够纯粹。

  原本平起平坐的世界杯、奥运会微妙平衡似乎要被打破了,如果互相竞合的阿迪达斯和耐克,肯德基和麦当劳,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好事。国际奥委会必须做些什么了,这个精英化的、专横的、泛着铜臭气的组织亟待开明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要像足球运动那样倾听大地的声音。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大公体育独家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栏目介绍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无论是政治还是体育,我说着,你听着,或者反过来,没有谁一定是对的或错的,只是一吐为快而已。
大公出品
制作团队
  • 监制:安永峰
  • 策划:岳嘉
  • 撰稿: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