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不该办亚运会?”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关键看能不能办出风格、办出水平。就连奥运会也曾被视作劳民伤财的洪水猛兽,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尤伯罗斯奇迹”,才纠正了人们的偏见。具体到杭州以唯一申办者身份毫无悬念的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我不支持,也不反对,点赞和吐槽取决于杭州驾驭亚运会,还是被亚运会所驾驭。

  杭州申办亚运会的过程吊诡、内情复杂,先是南京前市委书记杨卫泽宣称“南京愿意办”,遭到舆论一顿炮轰,杨书记后来被中纪委带走了。接着杭州市体育局官网发布文件称杭州计划申办亚运会,在受到各方质疑后,杭州体育局辟谣“仅是内部讨论”。而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旋即杭州在高层鼓励下,无比坚定地要承办亚运会。

  我早就在大公网撰文,全国第一个提出“办赛不如创赛”的理念,这已经不是“亚洲雄风震天吼”的改革开放之初,而是中国跻身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大国崛起时代,日益鸡肋化的亚运会,国际影响力远不如奥运会和世界杯,而其项目设置和参赛选手数量,甚至比奥运会还要庞大。杭州扮演“接盘侠”拿下亚运会这块烫手山芋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却缺少创意——为什么不能花心思创办自主的品牌赛事?

  “东方学家”萨义德针对体育有一个大胆假设,奥林匹克运动体系是西方的,而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也存在东方竞技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和民间体育是一个巨大宝藏,挖掘和创新东方体育,是东方第一大国中国的职责所在。美国有NFL、MLB、NBA、肯塔基赛马会,英国有英超、RFU、牛津剑桥赛艇,法国有环法,西班牙有奔牛节、西甲,而我国也理应打造出烙上鲜明华夏文明印记的体坛盛会。

  既然公众认为亚运会“逼格”不够高大上,既然大公网引领媒体率先发出了“办赛不如创赛”的精辟见解,杭州为什么还有底气办亚运会呢?高层智囊笃定做出了深入考量,那就是办一届独特的亚运会,凸显东方因素区别于奥运会,营造体育氛围弘扬体育文化,并且通过G20峰会、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助力,让杭州由单纯旅游城市变身一线大都会!

  习主席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致力于杭州的多元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赢得亚运会主办权的杭州,势必会全力贯彻习主席的建设思路。一个青奥会,让南京地铁基建设施、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对于主城区偏小、轨道交通不便,全国堵车排名高居第二的杭州来说,G20峰会、亚运会的先后举办,将是扩展城区规模、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宜居指数、打响国际知名度的难得历史机遇。——举个例子,没有G20峰会、亚运会的规划,杭钢停产搬迁能这么顺利吗?

  2010年广州亚运会共投入1200亿,比伦敦奥运会还高,而杭州方面放出狠话来,杭州亚运会预算较广州只多不少!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做杭州对广州的挑战姿态,这些钱绝大部分将用于城市建设——早晚都要建,只是亚运会让杭州基建得到更多政策便利和资金支持。浙江作为中国民营资本和电商最发达的地区,亚运也更容易得到民间赞助配合,说不定还会诞生中国版的“尤伯罗斯”模式!

  揽下亚运会只是表个姿态、定个基调,尽管杭州连全运会都没办过,但未来布局体育产业将是这座城市施政举措的重中之重。杭州已经在利用罗雪娟、孙杨为首的“浙江水军”号召力,包装打造“世界游泳之都”,后续大动作更令人浮想联翩。以至于我越来越相信,马云将兑现其承诺,召开“西湖武林大会”复兴中华传统武术,甚至斥巨资帮助武协重建国术馆。

  如果2022年亚运会后,杭州一举比肩北上广深,晋升一线大都会,对此大家不应该感到惊讶。——这可能是中央授意的绝妙顶层设计。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大公体育独家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干什么
较劲
  •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
  • 无论是政治还是体育
  • 我说着,你听着
  • 或者反过来
  • 没有谁一定是对的或错的
  • 只是一吐为快而已
谁干的
杨华
  • 中国体育评论的
  • 最后的斗士
  • 不为某个群体活着
  • 只为真相而生
    往期回顾